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重财大讲堂·财经论道丨李井奎教授解析“一带一路”如何降低国内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成本

来源:经济学院 作者:程维发布时间:2025-11-14

20251111日下午,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系列讲座(第二讲)暨重财大讲堂·财经论道(第二十一讲)在我校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井奎教授以“作为‘产品责任制’的关联市场——‘一带一路’倡议能降低国内产品质量安全的治理成本吗?”为题,为百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证的思想盛宴。本次讲座由经济学院首席教授李政军主持,经济学院院长宋湘琴、副院长刘春兰以及学校师生共同参加。

会议伊始,李井奎教授首先从经典经济学的“声誉理论”困境切入,指出传统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体验品”市场中,单靠企业声誉来维持高质量最终会走向崩溃,因而需要外部监管。然而,现实中“百年老字号”的长期存在与此形成矛盾。

针对这一悖论,李井奎教授团队构建了“关联市场声誉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可以通过在产品质量敏感度更高的“高端市场”建立和维持良好声誉,从而在产品质量敏感度相对较低的“低端市场”收取品牌溢价。高端市场的严格标准无形中为企业在所有市场上的行为设立了标杆,形成了一种隐性的、跨市场的“产品责任制”,使企业有持续激励在所有市场维持高质量,从而克服了单一市场“声誉必然崩溃”的困境。

为了验证理论,研究团队巧妙地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视为一个“自然实验”,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数据。实证结果表明:与未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同类产品相比,出口到沿线国家的中国产品在国内引发的质量安全纠纷及相应的治理成本出现了显著下降。这表明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进入那些珍视中国品牌的国家,产生了积极的“品牌溢出效应”,反向激励国内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降低国内市场治理成本。

最后,李井奎教授总结指出,这项研究不仅为理解市场声誉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揭示了高端市场对低端市场的正向溢出作用,也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维度。

在交流环节,李星林老师就“声誉理论”与李井奎教授进行了探讨。她表示,本次讲座极大地拓展了她对该理论应用场景的认识。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李井奎教授的研究启示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经济学因果推断方法,直面复杂现实问题,从而在经典理论的边界之外寻求新的突破。

 

上一条:重庆财经学院“烽火辉光映史册,红心壮志启新魂”红色情景剧比赛成功举办 下一条:我校第五届体育文化节开幕式顺利举行

关闭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尚文大道906号(401320)

电话:023-88968651 传真:023-8896865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