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重庆财经学院市级经济学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联合宁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西华大学、兰州财经大学、西京学院等全国八所高校的42位教师,相聚线上,对本科《政治经济学》课程“导论”章节进行首次集体备课,旨在通过跨校协作与智慧共享,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应对教学挑战。此次会议由重庆财经学院市级经济学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校经济学教学团队首席教授李政军主持,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丁晓钦教授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的核心环节是重庆财经学院经济学教学团队政治经济学课程组负责人向艳老师进行的“导论”章节说课展示。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教材,向老师介绍了导论部分的教学设计,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深入分析了文理兼招的大一新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理论兴趣不足、概念理解表面化等问题。其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兴趣、构建知识框架为核心目标,创新性地融合了案例教学、情境探索及AI技术应用(如AI学伴、AI批改),并有机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
随后进入议课阶段,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立教授结合自身使用学习通平台及AI工具辅助教学的经验,提出如何平衡教师讲授、师生互动与学生使用AI学习三者之间的时间分配,以避免打断课堂连续性的实际困惑,希望借鉴向老师在课程设计中的经验,并进一步就“导论”部分的课时设置提出建议。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王俊副教授对向老师的说课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知识图谱的运用有效厘清了抽象范畴间的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宝贵建议,即在讲解“生产关系是研究对象”这一核心命题时,进一步突出并详细剖析生产关系的“广义”与“狭义”界定,以及其与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的内在联系;通过强化对“社会生产四个环节”等基础知识的讲解,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系统而准确的知识框架,从根本上化解理解上的困惑。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杨善奇副教授认为向老师的说课体系完整、案例丰富、逻辑清晰,尤其在AI教学工具的深度融合与思维导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值得借鉴;杨教授认为导论的核心使命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并“奠定理论自信”,并分享了其构建以“理论自信”为核心的导论讲授逻辑;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范建荣研究员基于其17年深厚的教学积淀,分享了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与思考,对AI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及学生展示环节的时间分配问题提出了审慎的思考,并就课程核心理论提出了两个引人深思的关键问题。
在专家点评环节,西京学院商学院张秉涛副教授指出,向老师的说课展现了精准的学情分析、系统的理论框架和鲜明的价值引领三大亮点。他强调激发“00后”学生兴趣的关键在于破除“死记硬背”刻板印象,建议通过探究式教学展现理论逻辑魅力,并主张优化内容顺序、前置考核说明,以明确学习预期、提升教学成效。
上海财经大学丁晓钦教授的评课构成了本次备课会的一大亮点。他首次向教学一线教师介绍了教材第三版的修订计划,强调了新质生产力等前沿议题将被重点纳入,体现了教材修订与时俱进的特点。此外,丁教授还分享了当前学界的动态与挑战,包括如何将习近平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体系化结合的思考。他特别推荐了张宇教授的重要论文作为参考,并预告第14届全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将于11月下旬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鼓励教师们积极关注,获取最新学术资源。
最后,李政军教授总结指出,今天的备课会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在有限课时内,“导论”教学应聚焦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并以唯物史观为统领框架进行讲解,这是整合碎片化知识、区别于中学教育、避免教学教条化的关键。另外,本次备课会务实而高效,跨地区、跨学校整合了不同高校的集体智慧,为重庆财经学院政治经济学课程“导论”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论与内容重点,为重庆财经学院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了新的学习机会和新的学习平台。
媒体链接:https://chongqing.eol.cn/cqgd/202510/t20251013_26940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