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7日至29日,重庆财经学院巴南校区内,一场超越校园边界的青春盛会——第四届新媒体青年艺术节,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不仅仅是一场属于学生的文化庆典,更是一次深刻的区域协同实践,一个生动展现了“新财经+新媒体”如何赋能地方发展,并成功演练政、企、校、研“四方联动”模式的创新典范。它以丰硕的成果,向外界清晰地展示了高等教育在服务社会、推动产教融合中所能迸发的巨大能量。
开幕式当晚,足球场灯火璀璨,气氛热烈。巴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萍亲自率队,区教育委员会、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农业农村委员会等五个核心部门的负责人集体莅临,其阵容之规格,远超一般校园活动。与此同时,重庆财经学院理事长、全体校领导,以及来自多家产教融合企业的代表、与学校建立“一院一镇街”合作关系的各镇街负责人共同出席,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支持矩阵。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来自政府、产业、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嘉宾,并非仅仅是“座上宾”。他们深度嵌入活动的各个环节:巴南区领导在致辞中不仅肯定学校的探索,更现场表态将持续支持校地合作项目落地,给出了明确的政策预期;产业教授、长江会展研究院院长纪伟则从专业研究者与行业实践者的双重视角,围绕“新媒体如何为农文旅融合注入专业动能”进行分享,为学生们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引与行业洞见;而合作乡镇与企业的代表,则直接带着本地的优质农产品、非遗手作和真实的品牌推广需求,走进了由师生们主导的“青田市集”和直播间。
这种“四方联动”模式的核心精髓,在于打破了传统上各方相对独立的运作状态,将各自的优势资源在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上进行了高效整合与精准对接。
对于正在全力推进“数字文旅试验区”建设的巴南区而言,重庆财经学院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智力支持中心”和“创意策源地”。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高校的人才优势、创新思维与新媒体技术能力,正是当前区域产业升级所亟需的“软实力”。
对于重庆财经学院,这场艺术节则是其“入学即入行”“课堂连市场”理念最为生动的实践课堂。重庆财经学院校长吴华安在致辞中指出,“入学即入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学校“新财经”人才培养的核心思路。“从新生入学第一天起,我们就将产业需求融入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接行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提升专业能力。本届新媒体青年艺术节,正是‘入学即入行’理念的生动实践——学生通过参与农文旅产品策划、乡村直播推介等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产业的实际能力,这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具体体现。”
而对于参与其中的合作乡镇与农企,艺术节则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率、高曝光的品牌推广与产品销售平台。来自来自重庆各区县乡镇的18家优质农文旅品牌,通过学生的创意策划和新媒体传播,接触到了以往难以触达的年轻消费群体和线上市场。一位乡镇负责人感慨:“这比我们自己去打广告更接地气,也更有说服力,因为学生们充满真诚的推介,本身就是品牌故事的一部分。”
本届艺术节的成功,其意义远超活动本身。它系统地验证了一种高校深度融入地方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的可操作路径。这个“重财样本”表明,在“新财经”与“新媒体”的交汇点上,高校完全可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旁观者”或“后备军”,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创新引擎”。
它通过具体的项目,将政府的政策导向、企业的市场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研究院的专业智慧,有效地“拧成一股绳”,形成了推动农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合力。这种模式不仅为重庆财经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指明了方向,也为同类地方应用型高校如何立足本位、服务地方,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范本。
随着创意集市、新媒体作品展等后续环节的持续推进,这场艺术节所点燃的“四方联动”之火,必将持续为重庆的农文旅产业注入新的动能,而由青春与智慧搭建起的“桥梁”,也必将愈发坚固与宽广。
媒体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pDXWsdLpyBeYggh5yv6y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