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7月6日,我校经济学院“经彩乡约”社会实践团成员葛正源以“讲党团故事,铸时代风骨”为主题,以多元化形式带领居民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辉煌历程,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奋进力量。

活动中,葛正源以一张泛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老照片切入,讲述1978年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的破冰之举,并结合“试点阶段”“全国推广”“制度固化”三个阶段的图文资料,让居民们清晰地看到政策如何一步步解放生产力,解决温饱问题。讲到2006年取消农业税时,台下多位老人感慨万分。葛正源顺势解读政策背后的深意:“国家用税收‘减法’换农民幸福‘加法’,这是党对三农问题的历史性回应。”

为增强参与感,宣讲设置“政策知识竞答”环节。葛正源抛出“家庭联产承包哪年启动?”“农业税废止后农民减负多少?”等问题,同时播放“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动画示意图,邀请居民畅想未来:“您心中的‘农村美’是啥样?”一位居民笑道:“希望娃放假回村,能看到智慧农田、非遗工坊,还能用手机直播卖特产!”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激昂的旋律在实践站内回荡,居民们自发起身合唱,手中的党旗随着节奏挥舞,将现场气氛推向最高潮。葛正源与村民们站在台前领唱,不少居民眼含热泪,用歌声诉说着对党的深情。这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会,通过“老照片+新数据”的生动对比,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我们未来将继续创新宣讲形式,把“文件话”变成“家常话”,让党的好政策像春风化雨般滋润百姓心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