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引导2026届毕业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念、系统提升求职竞争力、全面强化安全防范意识,会计学院于2025年10月在学校教学楼集中组织开展毕业生专题特色班会。本次班会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宋钰静担任主讲人,教研室主任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指导,全体毕业班辅导员会后进行一对一简历指导。本次活动覆盖学院24个毕业班、1140名毕业生,分批次有序开展10场专题会议。会议聚焦简历优化指导、就业观念塑造、就业政策解读三大核心板块,通过 “学工团队+教工团队”联动协作模式,为毕业生搭建全方位就业服务平台,助力学子们在毕业季顺利启航,奔赴职业新征程。

精准化就业引导,为毕业生择业“明方向”
专题特色会现场,宋书记结合当前就业市场整体形势,针对会计学院毕业生的典型就业方向展开深度分析,详细解读不同岗位的能力需求、职业发展路径及行业薪资水平。同时,结合近年来就业数据,引导学生摒弃“一步到位”的择业误区,树立“先就业积累经验、再择业实现发展”的务实观念,鼓励大家打破“专业局限”,主动关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会计相关岗位,适应多元化就业市场趋势。
在简历指导环节,宋书记和指导老师先后采用“理论讲解+案例拆解”的方式,重点分享简历撰写技巧:一是突出专业硬实力,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职称等证书,以及财务软件操作、数据分析等核心技能;二是强化实践经历说服力,指导学生用“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描述实习或项目经历;三是优化简历结构逻辑,建议采用“个人信息-求职意向-专业技能-实践经历-教育背景-荣誉奖项”的模块顺序,确保HR快速抓取关键信息。此外,老师们还强调,求职过程中要保持“主动出击”的积极心态,通过企业官网、校园招聘平台、行业招聘会等多渠道获取岗位信息,避免“被动等待”错失机会。

细致化耐心指导,为毕业生发展“强信心”
会上,学院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与就业指导案例,向毕业生传递关心与期待。教师代表指出,会计学院始终将“就业质量”作为检验育人成果的重要标准,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企业导师进校园”“就业模拟面试”等举措,持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目前,学院已与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为毕业生提供岗位内推、实习推荐等资源支持。
辅导员刘丹丹在发言中说:“同学们既要保持‘脚踏实地’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简历投递和面试机会,也要拥有‘敢于尝试’的勇气,不要因一次失败而退缩。学院是大家最坚实的后盾,后续我们会定期推送岗位信息、组织面试辅导讲座,还会针对考研、考公、就业不同方向的同学,提供个性化指导方案,全力助力每一位学子找到心仪的发展方向。”教研室主任则从专业角度提醒毕业生,会计行业注重“诚信与专业素养”,进入职场后要持续学习最新财税政策,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为职业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专题会反响积极,为毕业生求职“鼓干劲”
专题特色会结束后,毕业生们围绕会议内容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示此次专题特色会让自己对就业形势与自我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求职信心显著增强。毕业生王藉庆说:“老师讲的内容特别实用,尤其是简历优化部分,之前我写简历只是简单罗列经历,听完课才知道要突出成果和数据,现在已经开始修改自己的简历了。还有就业观念的引导,让我明白不能只盯着‘大企业’‘高薪资’,适合自己的岗位才是最好的,接下来我会主动关注更多中小型企业的招聘信息。”。邓超则分享道:“这次班会不仅帮我理清了求职思路,还让我学会了如何在找工作时保护自己,比如辨别虚假招聘信息、防范求职诈骗等。有学院的支持和老师的指导,我对未来的求职之路更有信心了,感觉心里很踏实。”
全方位安全保障,为毕业生离校“筑防线”
会议最后重点强调了毕业生离校期间及求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一是个人财产安全,提醒学生在外出面试、实习时保管好手机、电脑等贵重物品,避免在陌生环境露财;二是个人信息安全,要求学生谨慎向招聘单位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招聘链接;三是求职安全,指导学生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学校就业信息网”等正规渠道获取岗位信息,警惕 “高薪诱惑”“先交押金”等虚假招聘陷阱。

此次专题特色会是会计学院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就业指导与安全保障“双管齐下”,不仅帮助毕业生清晰掌握毕业流程与就业政策,更从价值观层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发展观与安全观。期待2026届全体毕业生承载母校的殷切期望,以扎实的会计专业能力、坚定的职业诚信品格,在新时代的就业浪潮中乘风破浪,在各自的职业岗位上脚踏实地、奋发有为,用青春汗水谱写无悔的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