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主动适配数字经济发展对会计领域专业人才的新需求,11 月 3 日下午,会计学院在 1513 会议室召开“专业负责人说人才培养方案”专题研讨会。会议由学院副院长院长王欢欢主持,全体专职教师参会,共同聚焦专业建设核心议题,深入剖析人才培养路径,为学院各专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上,财务管理、审计、会计、资产评估四大专业负责人围绕“专业定位及特色”“课程体系重构”“实践体系升级”三大核心维度,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各自专业优势,依次作专题汇报,提出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建设思路。
财务管理系毛翠微老师提出,该专业将立足重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培养“五优”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创新采用“双导师+项目嵌入”产教融合模式,推动教育教学与产业实践深度衔接。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将重构为四大核心模块,增设行业前沿微课,并依托学院数字化教学中心强化数智化教学,提升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在实践环节,将通过“五实”实践体系,以实验教学、实训操作、学科竞赛为抓手,全面锤炼学生数智财务实操能力与创新思维。

会计系郭涛敏老师聚焦“双轨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系统梳理课程间的协同逻辑,强调实践教学需紧密围绕“实验、实习、实训、实做、实创”五大环节,形成闭环培养链条。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郭涛敏老师还提出“传统理论与新技术动静平衡”的探索方向,为会计专业在守正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

资产评估系杨国庆老师紧扣区域发展战略,明确将“数字化 + 智能化” 作为专业核心发展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将 Python 操作、数字资产估值等前沿内容纳入教学体系,进一步优化学分模块,提升课程与行业需求的适配度;在实践平台建设上,将以校外实践基地为支撑,常态化开展企业价值评估实训,并结合各类专业竞赛,切实提升学生数智化评估实操能力,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会计系吴玉梅老师以“市场需求导向”为核心,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四大亮点:一是以成果导向为原则,反向设计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二是将数字技术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技术应用与数字化转型适应能力;三是与行业企业共建项目式产教融合模式,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实践无缝衔接;四是构建递进式能力培养路径,通过真实案例教学与系统化实训,全面提升学生的复合能力与综合素养。

此次专题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明确了各专业在数字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核心方向,更搭建了跨专业交流协作的平台,为学院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专业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各专业在课程体系重构、实践教学升级等关键领域形成初步共识,为后续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特色鲜明的会计类专业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