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播种道义,收获温馨—新时代、新青年、新风采”系列德育活动------大学生讲思政课决赛成功举行

作者:公共管理学院 时间:2020-12-03 点击数量:

 

新时代需要新烙印,时代召唤青年、塑造青年、成就青年,而青年更应感知时代、融入时代、推动时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立德树人任务中的主渠道作用,2020年12月1日中午,我校第八届“播种道义,收获温馨—新时代、新青年、新风采”系列德育活动——大学生讲思政课决赛在教学楼1118教室成功举行。

出席本次赛的评委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常晓薇副教授,党群工作部李刚部长,学生工作部乐晓勇副部长,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李辉副书记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周敏主任。

通过严格评选,最终有10位选手入围决赛,参赛选手准备充分,紧扣教学主题,课件制作精美,教学案例丰富多彩,较为熟练地掌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充分展示了我校大学生扎实的思想政治素养。参赛选手紧扣时代热点,选题丰富选题丰富而具有创新性,分别围绕“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抗疫阶段性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工匠精神”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讲授4号选手谭权洁从抗美援朝的背景、意义及如何更好地弘扬英雄精神,争做时代先锋等方面讲解了抗美援朝主题。10号选手王羽洁“以科技创新之梦,兴盛中华民族之魂”为主题,巧妙的以数字“5”引入5G时代“10”引入我国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诠释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

决赛结束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常晓薇院长对参赛选手进行了多方位地点评,她表示,从本次比赛来看,选手们的教学主题“站位高、格局大、定位准主题实”,充分展示出了我校学生的政治思想高度,反映了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这是一场别开生面和具有特殊意义的思政课比赛,既深化了同学们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思考,提高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精神风貌,也有助于我校教师在今后教学中拓宽教学路径,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有效思路。同时,常院长也为参赛选手所出现的不足之处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通过此次比赛能够在全校营造一种学习思政课的氛围和热潮,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从“教我学”转化为“教他学”,从而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通过此次大学生讲思政课决赛,提升了我校广大青年学子对思政课的重要性以及思政课教学的认识和思考,有力地促进了思政课教学宣传的广度和力度,有助于我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有效地提高思政课的号召力与感染力,从而让思政课成为高校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能力、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的主渠道,成为高校铸魂育人主阵地。